45.7 × 35.6 cm. (18 × 14 in.)
款识: Julie CuRTiSS《Escargot》, 2018(画背)
罗马,T293 画廊
纽约私人收藏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头发本身是无定形的,但你可以塑造它; 它既慵懒又活泼......我喜欢绘画中头发的花纹和重复性,它具有催眠性的吸引力。」—— 朱莉·柯蒂斯
2018 年,就在次年春天她在安东·克恩画廊举办的首次个展取得重大成功不久前,法裔越南艺术家朱莉·柯蒂斯创作了此次拍品,《蜗牛》。《蜗牛》是一幅出自艺术家独特创作体系的绝妙画作; 画中主角站在粉色摩卡咖啡背景下,她的头发紧紧扭成两个螺旋状的发髻,让人联想到盘绕的蜗牛壳,戏谑地影射着作品的标题。 与葛哈·李希特著名的 《贝蒂》(1988年作)相比较,两件作品的主角都背对观众,通过隐藏的脸庞来营造一种神秘感——这也是柯蒂斯绘画的标志性特征,以「指向难以捉摸的自我」。 正如她解释道:「我可以在作品的各处提供线索来暗示角色的个性和内心生活,而将线索拼凑成图的任务留给观众。」[i]
格哈特·里希特,《贝蒂》,1988 年作 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收藏 |
头发的颠覆性力量
柯蒂斯 1982 年出生于巴黎,在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和美术硕士学位。 然而,在2005 年她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接受美术训练时才开始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她将其形容为一个关键转折点。 沉浸在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艺术文化和亚文化圈子中,艺术家在芝加哥意象派——例如包括吉姆·法尔科纳、格拉迪斯·尼尔森和克里斯蒂娜·兰伯格等大学校友等——的作品中找到灵感,而后者的作品经常被拿来与柯蒂斯的作品作比较,因为他们同样钟情于描绘头发,以及探索对身份和女性气质的看法。
左:克里斯蒂娜·兰伯格,《无题》,约1975 年作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当代艺术博物馆比尔麦克莱恩芝加哥意象藏品 | 右:布里奇特·赖利,《下坠》,1963 年作 伦敦泰特美术馆收藏 ©布里奇特·赖利2021 保留所有权利 |
事实上,就像兰伯格一样,柯蒂斯将有形元素转化为她画布上的抽象实体,并用戏剧性的阴影渲染。这有助于增加一种异常的较浅的深度,而这亦被 KAWS 等艺术家所赞誉(柯蒂斯在 2014 年至 2018 年间在KAWS工作室工作)。 这表明了她对流行文化意象、漫画书和日本漫画的兴趣——而我们也可以在本作品主题中的莉亚公主式太空包头发中看到这一点。
柯蒂斯的独特技术促成这种美学,她使用「具有哑光效果和高度着色」的颜料 [ii] 来达到与水粉颜料相似的效果。 然而,尽管她的作品因其形象化、扁平化的美学而立即被认出——这立即引起了艺术家洛伊∙霍洛韦尔的注意,他「不得不亲自去看 [柯蒂斯的作品],因为 Instagram 撒谎」[iii]—— 重复的细节令人想起布里奇特·赖利式的催眠朦胧感,例如《蜗牛》生动地利用线条突出女孩盘绕包子发髻。柯蒂斯以扭曲的方式呈现生活中熟悉的视觉效果,巧妙地平衡了模糊与精确、再现与超现实,形成梦幻般的构图,既梦幻又令人不安。
「只要我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头发就一直存在……我一直对人造与自然的对立非常感兴趣,这一直是我作品中的一个不变主题。」——朱莉·柯蒂斯
头发作为一个人身份的决定性特征在整个艺术史上都不断有艺术家探索过这个题材,从桑德罗·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1485-1486) 中理想化的美丽女神飘逸的头发,到 18 世纪和 19 世纪肖像的风格化发型,再到埃德加·德加著名的小舞者,雕刻的辫子系着蝴蝶结。 对于柯蒂斯来说,对这个题材的迷恋始于十几岁时,她「在[她的]阁楼里发现了属于[她]母亲和[她]阿姨的旧辫子」, 然后因为她「意识到我们身体的这一部分在我们离世后仍会保留很久。」 [iv]
左:埃德加·德加,《14岁的小舞者》(局部),1922年铸造,2018年( 芭蕾舞短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 右:多梅尼克·格诺利,《卷曲的红头发》,1969 年作 |
画中紧身剪裁的构图框架进一步让人想起意大利画家多梅尼克·格诺利的创作手法,虽然柯蒂斯与格诺利一样为平庸的头发注入了锐利的个性,但驱动她的创作概念的并不是对头发的描绘欲望本身。 正如柯蒂斯解释道:「 这是因为所有与之相关的事物:亲密、身份、文化、美的概念、动物性、原始性。 头发被称为『附属器官』。 这是多么奇怪啊! 它既是生的又是死的。 我认为我很多的作品都是关于内在和外在的,而头发也有着相同的特质。我用头发覆盖各种物体,以此提醒人们我们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是主观性的,往往受到内心世界的影响。」 [v]
《蜗牛》这件作品完美地体现了柯蒂斯是如何通过超现实主义的怪诞氛围来重塑女性形象的。《蜗牛》 中主角重复卷发图案十分抽象并令人着迷。柯蒂斯将画中主角设定为背对观众的角度,从而抹去她身上任何明确的特征,以此重新定义了艺术家所说的「交流和诱惑的工具」[vi]。由此,柯蒂斯探索了女性层次复杂的内心与被物化的单一女性形象之间,不对称的关系。
藏家之选
柯蒂斯现居纽约布鲁克林,近年来参与众多展览,其中包括在伦敦的白立方画廊(2021 年)和纽约的安东·克恩画廊(2020 年、2019 年)的展览。明年,她将在纽约安东·克恩画廊举办个展。
柯蒂斯的作品被世界各地众多博物馆收藏,其中包括洛杉矶郡立艺术馆、日本真希收藏、 纽约布朗克斯博物馆、俄亥俄州哥伦布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和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她的最高拍卖成绩由纽约富艺斯在2021 年 6 月由创下;当时《三名寡妇》(2016 年作)以 466,200 美元加买家佣金成交,而预售估价为 110,000 美元至 150,000 美元。
[i] 朱莉·柯蒂斯,引述于玛丽亚·泽姆佐娃〈拼凑朱莉·柯蒂斯绘画中的拼图〉,〈艺术迷阵杂志〉,2019年2月15日,载自网络
[ii]朱莉·柯蒂斯,引述于埃米莉·伯恩斯〈与朱莉·柯蒂斯的问答〉,〈马克杂志〉,载自网络
[iii]洛伊∙霍洛韦尔,引述于多迪·卡赞健〈艺术家朱莉·柯蒂斯如何用她古怪、令人毛骨悚然的新超现实主义掀起波澜〉,〈时尚杂志〉,2020年4月16日,载自网络
[iv] 朱莉·柯蒂斯,引述于埃文·普里科〈朱莉·柯蒂斯: 野性的东西在何方〉,〈Juxtapoz〉,2019年,载自网络
[v] 朱莉·柯蒂斯,引述于玛丽娜·佩雷斯〈朱莉·柯蒂斯: 视觉的复杂性〉,〈金属杂志〉,载自网络
[vi] 朱莉·柯蒂斯,引述于〈朱莉·柯蒂斯艺术家简介〉,〈白立方画廊〉,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