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来到我们身边,向我们揭示我们是谁。这就是我画画的原因。」—— 斯科特·卡恩
美国画家斯科特·卡恩1946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他的绘画以透过记忆、体验和情感呈现极具氛围的风景而著称。卡恩是这一领域的大师,他对绘画主题的细节精益求精。在他的画笔下,天空中的每一朵云,水中的每一道涟漪都刻画入微,一道道笔触构造起绚丽的肌理,为他画笔下那出尘脱俗的世界增添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清澈透明之感。《卡德曼广场》作为艺术家进入亚洲拍卖市场的首件作品(在此之前,著名的阿尔敏·莱希画廊在今年初宣布代理卡恩),是为艺术家独特、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之上乘典范。
如同摄自梦境的朦胧快照
绘于2002年,《卡德曼广场》将观者带到纽约布鲁克林,进入一栋俯瞰卡德曼广场公园的高层建筑之中。布鲁克林大桥出口匝道在郁郁葱葱、繁盛茂密的绿色树林左方蜿蜒而行;侧目右视是纽约港,绵绵的白云漂浮在海平线的尽头,沐浴在阳光之中,云朵下方是傲然矗立的自由女神像。温暖的光线透过窗户照进我们的房间,在铺着方块油地毡的地板上投下午后的光影,冲淡了逼迫城市上空的压抑和灰暗。
画中片片波浪和滚滚云层让人联想到永恒的动感;茂密、沙沙作响的树叶更让人心神摇荡。然而,画中的路面空空荡荡,港口了无船只;这叫人不禁思忖,在这梦一般的景象之中,是否只有我们在独自俯视整个城市。
|
文森·梵谷,《橄榄树》,1889年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卡恩曾经提到自己受到安德鲁·魏斯、亨利·马蒂斯、卢西安·弗洛伊德、皮埃尔‧博纳尔和约翰·辛格·薩金特等艺术家的影响。他的绘画可以说是集各种艺术史参考之大成,但通过完全属于自己的视角将风景画这一体裁拓展到了一个新的维度。他的意象饱含诗意,这也让人联想起文森·梵谷秀丽动人、充满遐想的画面,后者同样是以独特、充满个人风格的笔触绘制而成。当谈及这一灵感来源时,卡恩指出:「他的每一幅画都让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如被刀刺。那是多么感人至深、动人心魄。当你看着他的画时,你自己的灵魂和艺术家的灵魂之间仿佛没有任何距离。那就是如此简单、直接。」 [i] 《卡德曼广场》中起伏的道路也让人想起英国当代艺术家大衛·霍克尼的作品,后者同样擅长描绘广袤、空旷,柏油碎石子路蜿蜒穿行的风景。霍克尼利用他那生动的色彩为作品注入一丝超现实的意境,让作品徜徉在高度饱和、浓烈的色调之中。而卡恩作品中所透露的超现实氛围则挖掘自记忆深处,因为现实与想象「如摄自梦境的朦胧快照」[ii],扭作一团。 |
在本件作品中,卡恩通过一扇窗户将外在与内在的世界连结在一起。在艺术史上,许多艺术家都曾利用这一象征性主题(例如雷内·馬格利特)来探索「观看」的概念。透明的玻璃窗为观者的视角搭起框架,提供了一个隐喻的边界:将私密的和公共的、有形的和幻想的、有意识的和潜意识的空间相互隔离。
在当代艺术家中,卡恩与中国艺术家刘野的作品也有其可比性,后者同样通过这一主题在其绘画中将现实世界和精神或想象世界连结在一起。在窗户所具有的建筑框架美学之外,卡恩和刘野都同样通过照进室内的菱形光反射将窗户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与刘野不同的是,卡恩的画中没有人物,而是通过描绘人们熟悉却又不甚明确的景观来促使我们展开向内的审视,就像透过一个通道去窥视一般,我们通过观者的视角来观看眼前的风景。
|
|
雷内·马格利特,《人类的境况》,1933年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 | 刘野,《第二个故事》,1995年作2021年6月7日由富艺斯香港与保利拍卖联合举办的拍卖中拍出,成交价:13,076,000港元 |
对谈斯科特·卡恩
2021年6月,斯科特·卡恩与RDN Arts展开对谈,论及他神奇的绘画世界中对与艺术和生命的根本之间的联系所展开的探寻,以及为什么它们永远彼此密不可分。
RDN Arts: 您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寓言性和象征性,能否解释一下这一选择的原因,以及在您看来,视觉艺术和诗歌的交集点是什么?
斯科特·卡恩:我对梦、阴阳的象征性特别感兴趣——我想我仍在通过这种象征性、梦境般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生活体验的一种提炼后表现手法;最重要的是,这是我的本性,我无法抗拒自己的本性。你或许会说这些是一种言外之意,(但)这是向观者展示他们实际看到的事物背后的东西的一种方式。如果我真的成功的话,绘画便可以达到某种诗意般的蜕变与升华。
RDN: 您曾说过,您的作品可以被看成是纪录您生活的视觉日记。您如何选择去刻画哪些意象?您做出选择和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
SK: 我等待灵感来临,然后才拿起画笔在画布上开始创作。它有点神奇和神秘。我通常需要等待那个灵感、那个时刻的到来。这种让我走进画布的冲动通常来自近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些我看到的事物,或许是常常看到的事物。这也可能是一种感觉。我不认为自己是一名观念艺术家,但我确实希望能够在作品中表达一些象征性或哲学性的意义。
阅读完整采访内容,点击此处。
藏家之选
卡恩于1967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士学位,并于1970年获得罗格斯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在其艺术生涯中,他独特的作品获得了国际范围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包括在1986年获得波洛克·克拉斯纳基金会奖(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以及在1995年获得爱德华·艾伯塔基金会奖(Edward F. Albee Foundation)。
卡恩曾在许多画廊及美术馆举办个展,其中包括:Katharina Rich Perlow 画廊,纽约;奥尔布赖特-诺克斯美术馆,水牛城;以及阿尔德里奇当代艺术博物馆,里奇菲尔德。他的近期个展包括:〈牧神的午后〉,哈珀书籍画廊,纽约(2021年2月18日至3月26日);〈日记〉,Nicelle Beauchene 画廊,纽约(2019年5月19日至6月23日);〈斯科特·卡恩:日记,续〉,哈珀书籍画廊,纽约(2019年6月15日至7月11日)。
2021年7月,阿尔敏·莱希画廊宣布独家代理斯科特·卡恩,并在2021年6月25日至7月11日举办其作品展〈逐个:斯科特·卡恩〉。
[i] 斯科特·卡恩,引述于〈我们喜爱的那些采访:斯科特·卡恩〉,〈RDN Arts〉,2021年6月2日,载自网络
[ii] 哈珀书籍画廊,〈斯科特·卡恩:日记,续〉展览新闻稿,纽约, 2019年6月15日-7月11日,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