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私人收藏
线上,Fair Warning,2020年8月27日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 王先生创作了一些我所见过的最无法抗拒的绘画作品……这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体验,就像第一次听一首歌时就爱上它一样地难以忘怀。」—— 罗伯尔塔·史密斯
王俊杰的《远望》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引人入胜。作品的鲜艳色彩、复杂构图和情感深度展示了艺术家独特的在绘画上的灵敏的感知能力。 画中一个身披金衣的孤独身影站在一棵树下,静静地凝视着一望无际的山峦和天空。一棵树矗立在画面中心偏左之处,犹如人一样的孤独身影向着落日倾斜,凄美苍凉。 画面沐浴在炽热的野兽派色调之中,而其扁平化的透视角度无视重力和空间的定律,将观众引入记忆、想象和渴望的情感深处。
融合东西方艺术历史影响,王俊杰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重新定义了风景画的派别,使《纽约时报》评论家罗伯尔塔·史密斯称他为「他这一代最有才华的画家之一。」【i】他的作品令人联想起古斯塔夫·克林姆作品中闪闪发光的场景 ,爱德华·蒙克的表现主义力量,彼得·多伊格风景画中如梦似幻的宁静,以及中国传统卷轴画的极简风格。《远望》激发人们去内省、冥想,并寻找其意义。 这件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主旨及其精美的视觉语言,更是一扇让人一窥艺术家独特的细腻心灵的窗户。
自学而成的天才
王俊杰于 2013 年 ,29 岁时才开始创作,并利用当地的图书馆和互联网作为自学工具。他自称为「视觉、听觉和思想的杂食者」【ii】,王氏以充满智慧的头脑和永不满足的创作欲望热切地吸收信息,他的灵感来自于日常的视觉体验,或者是浩瀚艺术史中的各种经典作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艺术家便发展出令人惊叹的独特个人视觉语言——他融合了从乔治·修拉的点彩画、文森·梵谷肌理厚重的笔触、野兽派的生动色彩及象征主义那令人回味的色调等各种不同的现代主义影响。正如埃里克·苏特芬所观察道:「王俊杰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纳比派,继承了爱德华·维亚尔和保罗·塞鲁西耶等后印象派画家的画风。如他的前人一样,王俊杰的作品综合了风格的表现能力、鲜艳的色彩和神秘的主题,创造出丰富难忘的场景。他的画作虽然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色调,却总带着一种忧郁的向往。」【iii】
「我的脑海中常常会有电光石火般的意象一闪而过,它们也许是受我在外界所见到或听到的事物、看过的一件艺术作品所影响或引发而来的……凭着本能和情绪,我会来到工作室,开始用颜料去试图刻画这些模糊的瞬间……我仅凭直觉和由手至画面的自然流动。」—— 王俊杰
深入内心
王俊杰将记忆、想象力和直觉引导至内心深处,用其独特的手法复兴了将风景画的派别。他说:「一笔呼应一笔,色彩开始堆积起来,或是被刮掉、或是再堆积,如此类推。渐渐地我总能达到某一点,能够感知到我所需要实现的大致作品形态和结构。」【iv】他进一步解释道:「没有任何作品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依赖颜料和画面的如直觉般的互动而完成。因此,我的作品可被视为一种对绘画这一行为(以及绘画作为一种时间的标记这一概念)的禅思。」【v】艺术家精心挑选饶有气氛和意义深长的风景作为创作主题;用他的话来说:「这是我创建视觉词汇、并与过去和现今我所欣赏的画作进行对话和学习的良好起点。」【vi】
「这些扰乱景观的人物可以被解读为艺术家本人的替身,他在艺术的风景之中奋力向前;既深藏在画作之中,又在与之对话。」—— 姚强
金色的朝圣者
王俊杰众多作品中的核心是广阔而明亮的风景中嵌入的小人物。 这些孤独的朝圣者被固定在画布上,成为外部景观和心理内在之间的纽带,也是引导观众进入无边无际的无意识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曾说:「我也希望各个领域的人们都能在我的作品中找到认同感。我确实相信很大部分的当代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或忧郁感;而在更广的层面上,我认为我的作品除了反映我的个人想法、迷恋和冲动,也体现了这一特质。」【vii】虽然《远望》光芒四射、精致迷人,但却同时承载着一种寂静的沉思的。画中迷人的风景是一种载体,可以将观众带入一个与现实的噪音和挣扎所隔绝的、超凡脱俗的领域。
[1]罗伯尔塔·史密斯,〈来自王俊杰的蓝之狂想终曲〉,〈纽约时报〉,2019年12月27日,载自网络
[2]王俊杰,引述于玛丽亚·沃格尔,〈王俊杰论生命之忧郁〉,〈选择的艺术〉,2018年11月15日,载自网络
[3]埃里克·苏特芬,〈王俊杰〉,〈美国艺术〉,2018年,载自网络
[4]王俊杰,引述于瓦莱丽·布伦南,〈王俊杰〉,〈Studio Critical〉,2013年11月4日,载自网络
[5]述于黄依莲,〈他们是艺术家:王俊杰〉,〈Altermodernists〉,2014年10月29日,载自网络